總局群體司負責人就《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答記者問

2021-08-18

分享到:

國務院近日印發了《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負責人就《計劃》相關情況,接受了記者專訪。

  問:請介紹一下《計劃》印發的有關背景。

  答:《全民健身條例》規定:“國務院製定全民健身計劃,明確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標、任務、措施、保障等內容。”2011年和2016年國務院分別印發了《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將全民健身計劃實施周期與每5年發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同期並形成製度。

  “十三五”期間我國全民健身工作成效明顯,但仍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給不充分、不能適應廣大群眾的需求等問題。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體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推動全民健身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更好地發揮全民健身在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價值作用,根據《體育法》《全民健身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體育總局牽頭起草了《計劃》。

  今年,國務院如期印發《計劃》,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視。《計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健身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問題導向,補短板、強弱項,進一步明確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對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繼續推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問:《計劃》對新周期全民健身發展進行了哪些部署和製定了什麽發展目標?

  答:《計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加快體育強國建設,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充分發揮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進人的全麵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展示國家文化軟實力等方麵的綜合價值與多元功能。

  《計劃》共分總體要求、主要任務、保障措施3部分14個方麵。主要任務有8個方麵內容,一是加大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二是廣泛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三是提升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水平,四是激發體育社會組織活力,五是促進重點人群健身工作開展,六是推動體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七是推進全民健身融合發展,八是營造全民健身社會氛圍。

  按照《計劃》設定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更加完善,人民群眾體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熱情進一步提高,各運動項目參與人數持續提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8.5%,縣(市、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公共健身設施和社區15分鍾健身圈實現全覆蓋,每千人擁有社體指導員2.16名,帶動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5萬億元。

  問:《計劃》中有哪些新政策舉措?

  答:《計劃》主要有15項新政策舉措。其中,在健身設施方麵,一是推進國家步道體係和體育公園建設;二是推進“2511”健身設施建設:新建或改擴建2000個以上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等健身設施,補齊5000個以上鄉鎮(街道)全民健身場地器材,配建一批群眾滑冰場,數字化升級改造1000個以上公共體育場館,推進智慧健身設施建設;三是開展公共體育場館開放服務提升行動。

  在健身賽事活動方麵,一是舉辦全國全民健身大會、全國社區運動會;二是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鞏固拓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果;三是大力發展“三大球”運動,推動縣域足球開展。

  在健身指導方麵,一是開設線上科學健身大講堂,征集推廣體育科普作品;二是支持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製定麵向大眾的運動水平等級標準及評定體係;三是深化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製度改革,實施注冊製,降低準入門檻,擴大隊伍規模,提升指導服務率和科學健身指導水平。

  在體育社會組織方麵,一是對隊伍穩定、組織活躍、專業素養高的“三大球”、乒乓球、羽毛球、騎行、跑步等自發性全民健身社會組織給與場地、教練、培訓、等級評定等支持;二是將運動項目的推廣普及作為單項體育協會的主要評價指標。

  在營造社會氛圍方麵,探索建立全國統一的“運動銀行”製度和個人運動碼,開發標準統一的科學運動積分體係。

  在全民健身安全保障方麵,一是對各類健身設施的安全運行加強監管,建立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安全防範、應急保障機製;二是建立戶外運動安全分級管控體係。

  在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務方麵,建立國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務平台和公共體育設施電子地圖,推動省、市兩級結合實際建立本級全民健身信息服務平台,豐富線上健身設施查詢預定、體育培訓報名、健身指導等服務。(來源:體育總局官網)